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西宁城东区普法网 > 公司动态 > 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加快建设法治山西

公司动态

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加快建设法治山西

2015-07-01

    法治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法治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强决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责任担当。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性工作。研究把握法制宣传教育规律,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对于加快法治省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提升公民法律素质、营造转型跨越发展“软环境”、深化法治山西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坚持法制宣传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全面落实五年普法规划,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加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进程,为促进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发挥了基础和保障作用。一是着眼于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坚持以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法用法为重中之重,不断健全各个层面的学法制度,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推动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各项工作,进入千家万户。二是着眼于保障转型跨越发展,以服务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安全生产、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转型跨越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土地征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食品卫生等关系民生热点的法律法规宣传。三是着眼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引导群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化解矛盾,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纠纷、村矿矛盾、群众上访等突出问题,有力促进了和谐稳定。2012年,全省命案发案率降至万分之零点八,连续四年实现信访总量、个体访、集体访、进京非正常访明显下降。四是着眼于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完善城乡公共活动场所法制宣传教育设施,加快建设农民(居民)法制学校、农民(居民)法制书屋等普法阵地,以农村“两委”干部为重点,以学法示范户评比、法制文艺宣传队等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五是着眼于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载体和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移动多媒体等新兴传媒手段,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省连续举办两届“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对弘扬法治精神、引领法治风尚、营造法治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
    山西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既面临转方式、促转型,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艰巨任务;又肩负快发展、谋跨越,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重任。当前,加快转型跨越呈现良好态势,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全省域的改革创新全方位推开,伴随改革阵痛、发展转型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凸显,迫切需要通过深入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以法治凝聚共识、规范行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时代呼唤法制,发展依靠法制。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法制建设的各项部署,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强创新,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环境,推进全民守法进程,从法治层面优化转型跨越发展环境,使法制更健全,发展更健康,社会更和谐。
    第一,提升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法制宣传的责任感。必须清醒看到,法制宣传教育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时代和发展要求相比仍有差距,部分领导干部法治理念仍然比较淡薄,在改革发展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足;有些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意识不强,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极少数执法人员甚至执法犯法、贪赃枉法,司法公信力亟需提高;普法教育形式、内容创新不够,基层普法教育基础较弱、盲点不少;推进依法治理的载体和抓手还不够有效,形式还需不断创新,等等。只有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法治实践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才能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人心,加快建设“法治山西”进程;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发挥法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才能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提高各项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第二,突出重点,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学习宣传。宪法、法律没有权威和尊严,治国安邦就失去依据,公民行为就失去规范,公平正义就失去标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首要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大力宣传宪法有关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和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等内容,牢固树立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的观念,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公民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崇尚宪法、遵守法律、维护法制尊严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在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群众法治意识明显增强,依法管理成为现代政治文明内在要求的形势下,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使公平正义成为法制建设的核心价值,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成为政府行为的衡量标尺,为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抓好关键,深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是党的十八大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把领导干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通过健全完善党委中心组学法、法制讲座、法制培训、年度法律知识考试等学法制度,创新推进“菜单式”“案例式”教育、网上学法阵地、法治论坛等学法形式,促进学法要求与效果的统一,提高法治意识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的统一。加强法治建设,领导干部是主导力量。领导干部应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树立法治是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观念,摒弃人治思维、“行政命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遵循法律原则,培养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坚守法律底线,在法治山西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的主阵地作用,强化领导干部法治培训,加强法治理念教育,健全完善学法用法制度,推进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的落实。
    第四,围绕中心,全面推进“六五”普法规划落实。“六五”普法以来,我们按照规划“路线图”和“时间表”,逐项落实、加快推进,特别是把农村和基层社区作为普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举办“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等专场推进会,印制普法读本免费发放各乡村、社区,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新农村建设“百名村官”法治论坛、“提高农民法律素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主题宣传等活动,推广聘任大学生村官担任农村普法宣传员、组织农村普法巡回调解庭等普法方式,有效夯实法制宣传基础。下一步,要按照“六五”普法规划,把深化法治山西建设的新内涵贯穿于法制宣传教育中,创新法制宣传形式,丰富法制宣传内涵、拓宽法制宣传渠道,建设好普法讲师团、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普法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律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通过有针对性地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行政人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培养现代法治意识,养成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的行为自觉。
    第五,创新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山西是文化大省,建设三晋特色的法治文化有着丰厚的资源禀赋和底蕴支撑。近年来,山西把法治文化作为文化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不少成果。比如,晋南地区依托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中心等场所,开辟法治画廊、法治街区,引导群众结合地方剧目、方言以及年画艺术、剪纸、雕刻等民间手工艺开展法治文化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法治文化乡土气息。再如,晋中市发扬传统大院文化特色,着力打造“法治文化大院”,辅以城乡建立“法治文化广场”、农村建立“法治文化集市”,开辟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阵地。下一步,要按照文化强省战略的总体规划,着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开展法治文化示范点创建等活动,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构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体系。要继续强化法治文化的群众性,“文化搭台、法治唱戏”,充分发挥好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挖掘本土文化优势,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法制文化作品,以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力量传播法治,体现人本意识和人文关怀。要强化法治文化的实践性,引导法治文化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的作用,促进法治文化建设同法治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法治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
    第六,普治并举,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近几年,我们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扎实开展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有序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县区和依法治理示范单位等法治创建活动,使社会关注、基层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要突出抓好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民主管理和依法管理,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重点围绕征地拆迁、土地流转、国企改革、城乡统筹等问题,组织开展依法治理活动,认真解决影响投资环境和重点项目落地的难点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群众法律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对民生问题的执法和监督,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继续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全国民主法治村(社区)和依法治理示范单位等法治创建活动,统筹推进各层次、各领域的依法治理,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使法治山西成为加快转型跨越、建成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成为实现“中国梦”、“山西梦”的强大正能量。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