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西宁舞美剧装乐器批发商行!
客服中心
舞美客服: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店铺动态 > 乐都社火
乐都社火
2014/5/23 11:35:30

    亭子,也称高台,铁芯子、芯子,是一种集戏曲、故事、装饰、绘画、剪纸、锻造、数学、力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的高空造型艺术,属于视觉艺术,也属于哑剧艺术。

    亭子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起源于何时,史料中没有记载,不过,从今天的亭子,我们可以联想到古代“百戏”中的“寻木童”。“寻木童”属高竿杂技,表演者在高竿上进行造型表演,它应当是亭子艺术的萌芽。

    关于亭子艺术的起源,在民间倒有不少传说。至于乐都何时有亭子,据原属碾伯县的川口南庄子遗老称,早在160年前的清道光年间,碾伯县川口大庄子就有了三人台亭子(装三个小孩)。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碾伯县高庙西村李国琛、张子彦二人到本县川口南庄子学习亭子艺术,回来后在南庄子三人台亭子的基础上,创造了四人台亭子(装四个小孩),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高庙西村的第一架四人台亭子便诞生了。这架亭子参加当年元宵节的社火演出,取得圆满成功。其后两三年中,又设置了3架四人台亭子。紧接着高庙东村也设置并演出了亭子。具体地说,亭子是在一个铁木结钩的大桌子上固定好五六米的S型亭杆,亭杆上贴上榆树皮,再配一些假的枝叶和花朵,装饰成榆树、牡丹树、桃树等,亭杆的恰当位置上打制了T型铁耳,其上面齐腰位置上打制了铁腰卡(亭杆上还有别的配件),让演员(一般为5-12岁儿童)站在铁耳上,铁腰卡卡住腰身,并绑扎牢固;小演员穿上大衣大裤,亭杆(芯子)、一些配件及演员的真脚、真手等都隐藏在衣袖裤筒内,那站在树枝上的脚其实是假脚,擎着某道具的手也是假手,等等,以此凸现扮演者形象,进而取得以假乱真、迷惑观众的效果。其中绑扎亭子是一种十分精细的工作,特别是中心、重心技术要求是整体构架极为关键的一环。绑扎时既要关注节目内容,又要注意时空界度,它其实是对数学、力学,锻造、绑扎、运载等科技的综合运用,也是对绘画、书法、剪纸、化装、造型等艺术的综合运用。亭子演出期间,在亭子起步、落地和经过街道横悬物时,还需要四面各一人用顶头安有短横木的长杆(当地称亭拐)帮扶亭子上的小孩。

    当时高庙的亭子就能演绎骑马跨鹤、单腿倒立等艺术形象。在一百多年前,当高庙亭子首次出现在社火中时,四乡八堡的群众前来观看,并连连喝彩,频频叫绝。从此高庙亭子便出名了。

    高庙亭子从首次演出至其后的20余年间,共演出100多个剧目,其内容主要选自秦剧、古典文学名著及神话故事,如《升官图》、《桃园三结义》、《长坂坡》、《草船借箭》、《八仙过海》等。

    其后的每年元宵节前后那几天,当高庙东村、西村的7架亭子出演时,但见一架架亭子像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小俊男、小们浓妆艳抹(均施以秦剧人物重妆),衣着华丽(均穿秦剧人物服装),或凤冠霞帔,或金盔铁甲,或潇洒英俊,或窈窕妩媚,浑身散发着珠光宝气。他们或躺在花瓣上,或立于羊角上,或站在刀尖上,或趴云卧雾,或跨鹤骑马,个个超凡脱俗,酷似天仙。那天衣无缝的装饰技术和造型艺术,真可谓独具匠心,巧夺天工。当亭子被抬着慢步行进时,亭子闪闪悠悠,颤颤巍巍,似坠非坠,欲斜未斜;有的小演员双臂摆动,似在行走;有的高悬虚空,若荡秋千;那趴云卧雾者像款款飞翔;那跨鹤骑马者如游览胜景,高而雅,玄而妙,惊而险,奇而巧,怪而异,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有致,神奇含韵。观众惊讶万分,提心吊胆;演员泰然自若,优哉游哉。

    1924年,马步芳为其子举行结婚庆典,全省各级政府官员纷纷送礼道喜祝贺,乐都县政府则把高庙亭子作为礼品,奉送到西宁去演出。为了搞好这次送礼演出,高庙出动十几辆木轮大车,拉着2架亭子的亭杆、道具和40多名演职人员(包括8名小孩),由李庆培、孙华亭带队,经两天长途跋涉后到达西宁,住在乐家湾军营里做准备工作。当时在西宁的乐都籍政、军界人士王祝三、王道民、马海如、顾忠义、张广德、钟士元、王承业、保存勋、陈濂、陈福等捐款购买了一批绸缎料子,顾裁缝缝制了两架亭子的全套人物服装,使亭子人物服装焕然一新。演出结束后,又用包裹“亭拐”的缎料为蜡花姐演员缝制了10装。这次高庙亭子在西宁演出时,由军人抬着亭子。第一天演出的《升官图》《天仙送子》就使西宁观众为之倾倒和叹服。共演出20天,每天的剧目都不重复,而且天天都有新花样。广大西宁观众啧啧称赞,连连称奇,都说:“乐都亭子装活了,装绝了!”这次演出后,行政给乐都奖励白洋500元,给高庙赴宁演职人员每人奖励白洋1元、红布一匹(6尺)。自此,高庙亭子便闻名遐迩驰誉四方了。

    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庙亭子艺人应用新材料、新道具、新服装,使亭子人物造型更高雅,更玄妙,更奇巧,更惊险,演出的许多高难度杂技剧目,用亭子艺术造型手法,演绎了各种高难度的杂技动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高庙东村、西村社火会又分别购置了一批亭子人物服装,同时推出了一批更高难度的杂技剧目,亭子艺术的水平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时的亭子艺术水平可用“炉火纯青”和“极致”来形容了。如出演杂技戏《蹬梯》时,但见一男演员悬空直立,右手擎一张桌子,桌子上平躺一女演员,她右腿上翘,脚蹬一架梯子,梯顶又立一女演员。其惊险怪异程度绝不亚于杂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将由人抬着行进的“抬亭子”改成了由手扶拖拉机拉的“车亭子”,演出时既方便又省力。同时东、西村亭子总数由原来的7架增加到8架。每年元宵节前后演5天社火,共演出40个剧目,演职人员达150人之多。其中有些历史剧目的演出已形成系列化套路,如用一架亭子专演三国剧目,5天共演5个三国剧目;用一架亭子专演水浒剧目,5天共演5个水浒剧目。

    1982年,高庙镇老鸦村邀请西村亭子艺人余国治、王保仁前去传授亭子艺术。其后高庙亭子艺人王天禄、余国治又将亭子艺术传授给碾伯镇西门、城中两村联合的社火团。现在老鸦、碾伯的亭子艺术也各得其宜,各显其妙,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亭子是社火中的重头戏,也是乐都社火中最优秀、最有艺术价值的节目,愿这朵民间艺术奇葩开放得更加艳丽。(作者:茹孝宏)